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19年12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- 2019年12月

長幼互助 關愛遍及校園 創建舞台 學生閃耀才華


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以「南昌是我家」為目標,致力發展學校成為具關愛文化特色的學習社群大家庭。陳校長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寶庫,只要有適合的學習環境,便可有良好的發展,達至成功。

長幼互助 營造溫暖校園要

關愛的校園氣氛能使學生更投入學習,陳校長以身作則,每天早上都親自在校門迎接學生,風雨不改。「我們十分重視學生的感受,想讓他們每次回校都有被歡迎和接納的感覺。」陳校長笑指,學生的心情不論好壞都寫在臉上,可以透過每天的一聲「早晨」,觀察到他們的喜與憂,便可以馬上和老師與社工跟進輔導。

學生升上中學後,難免會因為轉換了學習環境而缺乏安全感。學校舉辦「新TEEN 新地」,以長帶幼,由高年級的學生照顧年幼的學弟妹,定期進行午間茶敘,了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,同時擴闊社交圈子,協助他們盡快融入新的校園生活。此外,高中生又會主動邀請學弟妹參加多元化的課外活動,讓他們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,增加歸屬感。

學校除了關愛學生外,亦培育同學關愛別人的心。舉辦「長幼友館」長者學苑計劃,由學生教導社區長者學習英語和電腦等,透過活動,學生會接觸不同個性的長者,從而學會尊重和與他們相處的技巧,實踐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」。學校全力推動關愛文化,不論在校內或校外都能感受到濃厚的包容和接納氣氛。

設綜合藝術科 引入多元文化活動

溝通是人際交往重要的一環,亦是日後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技能。但在網絡文化盛行的今天,青年人往往不懂得表達自己。所以學校特意在高中設立綜合藝術科,和專業話劇團合作,引入話劇和電影拍攝課程,由導師教授台前演出和幕後製作的技巧,提升學生的傳意能力,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,有助日後從事創意工作。歷年學生創作演出的話劇主要以關愛和共融為主題,可見校園關愛文化滲到每一角落。

學校今年又與大學合作,在初中藝術引入民間的剪紙和製作麵粉娃娃,傳承中國傳統文化,貫徹學校多元化課程的理念。

照顧學習差異 推動持續進步

十隻手指有長短,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,要照顧這些差異,讓每一名學生都可按自己的能力和進度學習,學校推出分層工作紙,在題型設計,難度及學習目標作調適。另外,陳校長又打破傳統100 分滿分的觀念,鼓勵老師在100 分滿分的必答題外,再設計額外20 分獎勵的挑戰題,鼓勵能力較高的學生向難度挑戰,建立不甘平庸,追求卓越的心態,推動持續進步。學生既可按自己的能力選擇是否作答,老師亦能合理地評估到所有學生的學習。

創建舞台 盡展潛能

「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」。陳校長深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其長處,而學校就是發掘學生潛能的地方。「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創造舞台,讓他們閃耀。讓學生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,亦是學校關愛包容文化的重要一環」。學校採用體驗式學習,把改裝家政室成為英語咖啡室的設計工作,交與修讀設計與應用科技和視覺藝術的學生。學生要向校長和老師組成的評審小組介紹設計理念,設計圖及價格預算等,了解和感受室內設計師的工作。咖啡室的壁畫亦由學生負責設計和繪畫。

現在學生可以在輕鬆的環境,一邊品嚐咖啡,一邊用英語閒談或玩桌遊,活用英語。學校亦開設咖啡藝術班,學生學習咖啡拉花,除了訓練專注力和培養創意外,亦提升他們的個人生活品味,發展興趣甚或未來志向。

教學團隊熱愛學校,積極投入工作,重視專業發展,提供優質和富彈性的教育,切合學生需要,培育他們成為具高尚品格、熱愛生活、能終生學習的社會人才,肩負起承先啟後、繼往開來的重任及服務社群的使命。

教育傳媒

「一種教學方法不能解決所有問題,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體,教育重點是令不同能力的同學都可以展現 才能,所以我們的教學充滿彈性,而且積極為學生創造平台。」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  陳千里校長 「一種教學方法不能解決所有問題,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...
學生在英語咖啡廳與校長用英語閑聊,學以致用。 學生在英語咖啡廳與校長用英語閑聊,學以致用。
學校把家政室改建成英語咖啡廳,增添學習英語的樂趣。 學校把家政室改建成英語咖啡廳,增添學習英語的樂趣。
學生在球場上的表現亦十分亮眼。 學生在球場上的表現亦十分亮眼。
返回上一頁